減少身體負擔的 阿育吠陀全麥蔬食堡 上線囉!

阿育吠陀療法初體驗(其實也就那唯一一次而已)
印度阿育吠陀(Ayurveda)療法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命醫學,不只重視健康、長壽、防止老化,還包括個性養成(我可能極度需要)、身心融合等面向。
兩年前,我到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一座海港城市柯欽(Kochi)待了一個星期,除了每天散步或是去Kathakali舞劇中心看戲外,就是在一間間的阿育吠陀診所外面徘徊,研究它們的醫療項目和價格,好奇卻又不敢進去嘗試。一直等到要離開柯欽前一天,才在旅館老闆娘的推薦下找了一間體驗了三小時的阿育吠陀療法。
整個過程,就是幾乎光溜溜地(僅給我一條毛巾遮羞)抹滿了油在砧板按摩床上被兩位師傅全身上下有力地“伺候”著。當然,還包括那項電影電視裡會出現的藥油淋眉心的項目。溫熱的油淋下接觸到眉心時,觸感十分詭異,你從來不會意識到原來身體上竟然有這麼一處地方,是如此的敏感。一種癢,從眉心往身體裡鑽,最後成為一種無法形容、幾乎超脫肉身的麻感
— 原來道家說的第三眼,竟是連通整個身體與靈魂的關鍵?
然後我就不省人事了。
糊里糊塗地把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便睡去了。醒來後,全身上下油嫩油嫩地(遮羞布也好好地蓋著)舒服得不得了。儘管如此,身上發出來的藥油味和房間內的香膏味,我還是莫名地想到了瓦拉納西恆河邊的燒屍體。
療程的最後,穿上中心提供的寬鬆衣物,我坐在院子裡,他們送上一杯白開水、兩片烤餅和一些烤過的蔬菜。簡單的飲食,簡單的滋味,卻一直記在我心上。
阿育吠陀全麥蔬食堡 這樣做~
首先,全麥烤餅材料 (四片,兩人份):
- 全麥麵粉150g
- 溫水65 ml
- 融化奶油(或椰子油) 25g
- 紅糖 3g (盡量避免精製糖)
- 鹽巴 1g (我使用的是玫瑰鹽)
- 依次將融化的奶油、紅糖、鹽巴倒入全麥麵粉中,用筷子將麵粉輕微攪成絮狀後加入溫水,揉製麵糰。
- 麵團以保鮮膜蓋住,醒麵約30分鐘。
- 再次揉捏麵團約2分鐘後,將麵團分為四等份。
- 四個麵劑子搓成圓球狀,並逐一擀成厚約2至3mm的圓片。
- 平底鍋不放油,將麵片放入鍋中反覆烘烤至兩面成金黃略焦狀即可。




自製乾乳酪材料:
- 鮮乳1000cc (市售鋁箔包裝鮮奶大瓶的約1000 cc)
- 檸檬汁(一整顆)
- 鮮奶倒入鍋中加熱,等到快要沸騰時(表面開始有波紋、中間開始有小泡冒出)關成小火。
- 倒入檸檬汁,以湯勺或其他器具攪拌。
- 等到鮮奶開始油水分離即關火,繼續攪拌至完全油水分離。
- 將固體化的奶酪撈出,放入豆腐模或紗布中,上面壓以重物約一小時,幫助奶酪水份排除即完成。(成品約150g 重)




烤蔬菜:
- 將節瓜、紅椒、地瓜、鳳梨切片,花椰菜切成小株,淋少許橄欖油、黑胡椒、鹽巴,以錫箔紙包起後,入烤箱烤約20分鐘。
- 阿育吠陀療法中,主張蔬菜不宜生食,必須經過烹煮才能有助消化。
將烤製好的蔬菜組合起來,淋上少許紅酒醋並撒適量的鹽及黑胡椒,最後撒上自製乾乳酪則完成。
包裹著蔬菜、自製甜菜根醬(下次介紹)、帶有檸檬香的自製乾乳酪的全麥蔬食堡當作早餐,真是再適合也不過! (但我明明晚餐吃了兩個。)

Home-made whole-wheat naan bread, home-made cheese, roasted vegetables and hummus!
#ayurvedadiet #govegan🌱 #plantbaseddiet #naanbread#homemadecheese #vegburger #vegeverything
五顏六色,不知道為什麼就很有阿育吠陀感,為何啊??實在很厲害啊!每次認真讀完,結論只有「很想吃吃看究竟什麼味道??」
嗚嗚 可能只有妳認真讀完
他們都有看完啦!只是來自歐洲或美洲的朋友不知道怎麼留言而已